发布时间:2025-10-15 17:01:02    次浏览
笼统的说,房价不仅仅是跟人口多寡正相关,而是跟家庭数量+人均寿命相关。换句话说,人口增长率的拐点或老龄化开始,不代表房子需求或负增长。这是今天在微博和雪球说的。其实老朋友都知道,我在之前的推送中说过这个问题,但,没有系统说过,印象中是关于学区房、二胎等等,多次提及。从各个level看,不论是整个中国,还是城镇,还是北京上海,南京济南等这种省会城市,城镇家庭户籍人口规模数越来越小的。解放前后大概是4.5~5.2人/户(下同),到现在大概3人左右,甚至2.7X 这里面家庭人口规模变小大概有几个原因:1、婴儿潮的年轻人(从70后到现在90后)逐步开始结婚,组建家庭;2、独生子女的计划生育政策影响很大,特别是大城市;3、离异(真实离异,而不是为了买房或避险)和大龄单身增加;4、人均预期寿命提高,现在75~80+的老人太多了而随着生活水平提高,越来越多的女性获得经济收入,经济独立会导致人格独立(不再依附男人和听从婆家)和观念开放(比如为什么要依靠男人,我自己养活自己),最后结果就是婚后夫妇,除非因为照顾新生子女,否则,不太情愿或乐意跟公婆或自己岳父母生活在同一屋檐下,多数要独立出来自己租或买房子居住。同理,由于人均预期寿命增加,原来可能爷爷奶奶看不到孙子孙女结婚,意味着,孙子孙女还是跟父母一起生活,三代人,两套房子就够了;而现在越来越多的爷爷奶奶可以看到孙子孙女结婚,也就是孙子孙女要跟父母分家,衍生一套婚房。(看一个统计数据:从家庭类型来看,直系家庭(由父母同一个已婚子女及其配偶和子女组成的家庭)数量和比重都出现更为显著的增长。2010年,直系家庭总数为9240万户,占全部家庭比重的23%,比2000年增加24.9%,而且,未来这一个趋势会继续增加)很早前,我就观察到,随着社会的进步,民众对于离异妇女的偏见,相对的,越来越少,而女性当事人,也越来越不在乎外界的看法,因为工业化进程,把女性从附属或依附地位解放出来,他们以为是家庭收入的重要贡献者,那么,经济上平起平坐,在观念和家族(注意,不是家庭)地位上,需要同样的诉求,而且,这个诉求合情合理。而婆媳冲突,夫妻感情与忠诚等,女性没有必要忍气吞声,离婚率相对父辈们要提升,而离婚后,也会衍生住房需求。也就是说,从整个中国看,即使人口增长缓慢,但,家庭数量可能并不会减速,自然对房地产的需求未必会同步减速。等同于,人口增长的拐点,未必是房地产需求的拐点。分区域看,比如北上广,甚至南京合肥济南苏州等这样的强省会或副省会城市,除了前面说的因素,还会因为新迁入人口(这些城市多年来都是人口净流入),进一步形成增量,对房地产套数的需求,会进一步增加。简单说,家庭人口规模变小和人均寿命增加,会拉长房地产周期:如果是上涨周期,那么,上涨周期会变长;如果是下跌周期,也是更加漫长。而对于超长周期(比如几十年)的东西,我们是无法对冲的,能做的是顺势而为。这里面,就不谈及人均住宅面积提升和对教育需求带来的额外增长。即使我们说,现在的独生子女比如80后和90后,未来一个人有4套房子,问题是,80后也就才36岁,他们父母60岁,而且,未必是在同一个城市,至少要20年才会有继承权(即使没有遗产税),20年后,他们的子女都到了需要结婚的年龄了,他们能等吗?时间是不等他们的。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/末了,必须再说一遍,本文不是为房地产价格站台,我一直说,投资房地产的买了短期就爆赚的时候时期结束了,至少短期(2~3年)如此。但是,如果你是刚需,就不应该拿投资的思维去考虑房子价格波动。自己产权房子,可以按照自己喜好来添置和布置家电家具,花花草草,省去房租涨,找房子,搬家的烦恼,这个是租房子无法带来的愉悦和幸福。赞赏人赞赏